技術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當前位置:首頁技術文章上海騰拔質構儀(yi) 助力青島大學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論文

上海騰拔質構儀助力青島大學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論文

更新時間:2025-02-17點擊次數:132

近日,青島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(中科院一區,影響因子IF=13.4)發表了題為(wei) "Local delivery of celecoxib/indocyanine green-loaded nanomodulators for combinational photothermal/photodynamic/anti-cyclooxygenase-2 therapy of oral leukoplakia"的研究性論文。在該論文中,研究人員利用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(yi) 用於(yu) 測定微針的機械強度。

口腔白斑(OLK)是口腔臨(lin) 床中一種典型的癌前病變。目前的治療方法,包括局部用藥和光動力療法(PDT),存在操作流程複雜、療效欠佳、複發率高以及滲透性低等局限性。微針貼片作為(wei) 一種無痛的局部給藥方式,解決(jue) 了滲透性低的問題。在本研究中,我們(men) 研發了負載新型多功能納米顆粒(ICM NPs)的雙層可溶微針貼片,用於(yu) 治療口腔白斑。ICM NPs 包含用於(yu) 光熱治療(PTT)的介孔聚多巴胺、用於(yu) 光動力療法的吲哚菁綠,以及用於(yu) 調控口腔白斑進展的塞來昔布。此外,ICM NPs在 808 納米激光照射下展現出優(you) 異的光熱性能、高效的活性氧生成能力以及強大的抗環氧化酶(COX)-2 能力。該微針貼片通過光熱、光動力以及抗 COX - 2 的協同作用,在口腔癌前動物模型中有效抑製了 OLK 癌變,且在體(ti) 內(nei) 無明顯毒性。我們(men) 的研究將微針的微創和深度滲透能力與(yu) 光動力 / 光熱療法以及 COX - 2 抑製劑相結合,有望成為(wei) 口腔潛在惡性疾患(OPMDs)治療的新選擇。

上海騰拔質構儀(yi) 助力青島大學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論文

為(wei) 驗證 HAMNs 和 ICM@HAMNs 是否具備足夠的機械強度以穿透黏膜且不發生機械損壞,對 HAMNs 和 ICM@HAMNs 的抗壓強度進行了測定。如下圖所示,HAMN 貼片在變形約 200μm 時應力略有下降;隨後,微針所受應力進入平穩期。然而,ICM@HAMN 體(ti) 係的機械變化隨受力增加而穩步上升。這些結果表明,ICM@HAMN 體(ti) 係的強度高於(yu) HAMN 體(ti) 係。我們(men) 推測,納米顆粒(NPs)可能增強了針體(ti) 的強度。具體(ti) 而言,與(yu) HAMN 體(ti) 係相比,ICM@HAMN 體(ti) 係表現出顯著更高的強度(21 N·patch-1),並且 ICM@HAMNs 能夠充分穿透角質層和表皮屏障,實現經黏膜轉運。

上海騰拔質構儀(yi) 助力青島大學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論文


參考文獻:T. Zhu, Z. Sang, Z. Ye, X. Guo, X. Qu, Y. Hao, W. Wang, Local delivery of celecoxib/indocyanine green-loaded nanomodulators for combinational photothermal/photodynamic/anti-cyclooxygenase-2 therapy of oral leukoplakia,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(2025)


服務熱線

021-54397372

15618141270

15300622190

添加微信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