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近日,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(yi) 助力浙江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際食品期刊《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》(Q1,IF:5.5)發表了題為(wei) "Microscale 3D printing of fish analogues using soy protein food ink"的研究論文。
由3D打印食品技術製造的植物基仿肉越來越受歡迎。在該研究中,研究人員使用大豆分離蛋白(SPI)、黃原膠(XG)和大米澱粉(RS)作為(wei) 食品油墨用於(yu) 3D打印仿魚;研究人員評估了不同濃度比率下SPI/XG/RS食品油墨的可打印性。通過調整打印參數,研究人員成功獲得真實魚肌纖維範圍內(nei) 細絲(si) (寬度97.36μm)的高打印分辨率。通過調節結構幾何形狀,研究人員獲得具有類似真實魚肉質構的仿魚,這揭示了3D打印可以將仿肉調節出類似肌纖維質構的能力。研究證實微尺度上高精度3D打印可以產(chan) 生植物基類似魚肉的結構,為(wei) 3D打印出具有令人愉悅口感的仿肉提供了一個(ge) 係統方法。
在該研究中,研究人員使用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(yi) 測定了真實黃花魚和仿魚的硬度、彈性、粘附力、咀嚼性和膠粘性指標。使用200 μm或600 μm錐形針3D打印的不同孔隙率(15.86%、35.64%、56.69%和73.59%)網架結構(2 × 2 × 1 cm3),然後用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(yi) 配置直徑36mm柱形探頭對其進行測試。樣品在85℃下蒸製5分鍾,然後將蒸製好的樣品放在質構儀(yi) 測試平台上,用柱形探頭以1mm/s的速度下壓樣品30%。
仿肉和仿魚的質構顯著受其結構、力學和表麵性質所決(jue) 定。一些質構指標可以通過全質構分析來測定,包括硬度、彈性、粘附力、咀嚼性和膠粘性。前三者為(wei) 初級質構指標,後兩(liang) 者為(wei) 次級全質構分析變量。在該研究中,研究人員使用200 μm或600 μm噴嘴製造的不同孔隙率打印樣品,將其蒸製,然後探究其質構特性,並將其與(yu) 黃花魚背部肌肉對比。為(wei) 了說明打印樣品與(yu) 真實魚的相似,我們(men) 將黃花魚背部肌肉每個(ge) 質構指標的平均值定義(yi) 為(wei) 10分。仿魚打印樣品相應的平均值和標準差根據比例也被計算。
硬度是阻止變形的力。在上圖a中,當孔隙率從(cong) 15.86%增加到73.50%,樣品硬度逐漸下降。對於(yu) 200 μm噴嘴打印的樣品,硬度從(cong) 7.11 ± 0.87 N下降到 1.90 ± 0.16 N;而對於(yu) 600 μm噴嘴打印的樣品,樣品硬度從(cong) 3.82 ± 0.46 N下降到0.62 ± 0.15 N,這表麵更小的孔隙率和更細的細絲(si) 能夠產(chan) 生更大的硬度。在打印期間,更小的噴嘴帶來的更大硬度導致食品油墨中的原料更緊湊,且在質構分析中很難變形。因此,在相同孔隙率下,200 μm細絲(si) 製備的樣品比600 μm細絲(si) 製備的樣品更硬。孔隙率15.86%的200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硬度(7.11 ± 0.87 N) 非常接近其真實對照物(7.04 ± 1.77 N)。
當變形力去除後物體(ti) 恢複到其未變形狀態的比率被定義(yi) 為(wei) 彈性。在上圖b中,不管精度和孔隙率,所有打印樣品的彈性大約為(wei) 0.6。這說明SPI/XG/RS質地彈性取決(jue) 於(yu) 原料配方,而很少受打印參數的影響。蒸製S20 × 3R15食品油墨材料彈性媲美真實黃花魚背部肌肉彈性(0.58 ± 0.09)。
為(wei) 了克服食物表麵與(yu) 與(yu) 食物接觸的材料表麵之間的吸附力,需要一個(ge) 反作用力,並將其定義(yi) 為(wei) 粘附力。在上圖c中,不管孔隙率和打印精度,所有打印樣品的粘附力大約為(wei) 2.5,這可能也與(yu) 材料本身有關(guan) 。打印樣品的粘附力接近真實魚的粘附力(2.21 ± 0.93)。
咀嚼性被定義(yi) 為(wei) 咀嚼固體(ti) 樣品到吞咽狀態所需的能量,它被定義(yi) 為(wei) 是硬度*內(nei) 聚性*彈性。在上圖d中,打印樣品的咀嚼性隨孔隙率和打印精度變化。隨著孔隙率從(cong) 15.86%變化到73.50%,對於(yu) 200 μm細絲(si) ,咀嚼性從(cong) 248.72 ± 38.18變化到80.26 ± 7.82;對於(yu) 600 μm細絲(si) ,咀嚼性從(cong) 154.28 ± 21.33 變化到23.28 ± 4.83。黃花魚真實背部肌肉的咀嚼性為(wei) 185.76 ± 74.79,這與(yu) 孔隙率為(wei) 15.86%的200 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咀嚼性 (248.72 ± 38.18)一致。
膠粘性是瓦解一個(ge) 半固體(ti) 食品到利於(yu) 吞咽狀態所需的能量,被定義(yi) 為(wei) 是硬度*內(nei) 聚性。上圖e顯示了不同孔隙率和細絲(si) 對打印樣品膠粘性的影響。隨著孔隙率的增加,打印樣品膠粘性發生下降。對於(yu) 200 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,膠粘性從(cong) 436.36 ± 51.42下降到116.14 ± 9.94;然而,對於(yu) 600 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,膠粘性從(cong) 246.48 ± 24.74下降到35.37 ± 8.72。黃花魚背部肌肉真實膠粘性為(wei) 321.85 ± 113.66,與(yu) 孔隙率為(wei) 15.86%的200 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膠粘性值(436.36 ± 51.42)相似。
總之,研究人員通過不同的孔隙率和噴嘴大小來調節3D食品質構特性。通過控製食品油墨配方和設計模型,我們(men) 可能創造具有特定質構的個(ge) 性化食品。在此,研究人員生產(chan) 出孔隙率為(wei) 15.86%的200 μm細絲(si) 打印樣品,被叫做“仿魚",其具有黃花魚真實背部肌肉一樣的質構特性,特別是硬度和彈性。
原文下載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