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油條起源於(yu) 宋朝,是我國傳(chuan) 統早餐,深受婦幼老少喜愛。它是以油脂作為(wei) 熱交換介質,通過高溫加熱,使麵坯的澱粉糊化、蛋白質變性、水分變成蒸汽逸出,麵坯形成多孔的內(nei) 部結構和酥脆的外皮及產(chan) 生特殊的風味。近年來,一些餐飲連鎖店(肯德基、麥當勞等)、酒店都開始把油條和豆漿作為(wei) 重要早餐品種。統計表明,我國年產(chan) 油條約達12萬(wan) 噸。
質構儀(yi) 作為(wei) 一種食品感官分析儀(yi) 器,已經在食品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具有操作簡便、數據客觀以及可以觀測樣品的受力變化曲線等優(you) 點。油條質地是反映油條品質好壞的主要指標之一。研究顯示,油條硬度、咀嚼性與(yu) 小麥麵團形成時間和粉質指數呈負相關(guan) ,隨著小麥麵粉形成時間和粉質指數逐漸增大,麵筋筋力增強,油條體(ti) 積增大,內(nei) 部結構蓬鬆,油條硬度和咀嚼性降低。
1儀(yi) 器測定
儀(yi) 器:Universal TA質構儀(yi)
探頭:P/50柱形探頭
選取炸製均勻的油條,切除兩(liang) 端部分,將中間段切成厚度2cm的油條小塊,平躺放於(yu) 50mm柱形探頭的正下方,測試條件設置如下
測試模式:全質構TPA
測試前速度:1mm/s
測試速度:1mm/s
測試後速度:1mm/s
觸發力:5g
目標模式:形變 5%
兩(liang) 次下壓間隔時間:3s
每組樣品測定5次,去除zui大值和zui小值後算平均值
2測試結果
可以測定油條的硬度、回複性、彈性、膠著性、粘聚性和咀嚼性等指標。